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香港統計數字一覽2021年版》, 2020年約有137萬人是65歲以上,佔全港年中人口的18.3%。
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B1010006/att/B10100062021AN21B0100.pdf
在 2018 至 2038 年間,長者人口及其佔比將分別由 127 萬及 17.9%增加近一倍至 244 萬及 31.9%。 換言之, 在 2038 年,差不多每三人中便有一人是長者。同時,75 歲或以上人口的增幅 將更為顯著,由 57 萬人增加至 140 萬人。
由於香港生育率低以及人口預期壽命長,香港人口將急速高齡化。
長者供養比率(15至64歲人口數目相對於每名65歲及以上長者的比率)將同步大幅下降。目前,每名長者由接近四名(3.93 名) 適齡工作(15 至 64 歲)人士供養。然而,這比率將會下降至 2038 年的 1.83 名,繼而進一步下降至 2066 年的 1.48 名,顯示未來世代供養長者的負擔將會加重。
為針對65或以上的長者的社會保障和津貼,合資格人士可以向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普通傷殘津貼﹑高額傷殘津貼﹑高齡津貼、普通長者生活津貼、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
這些社會保障和津貼每月可獲得多少?
津貼種類 | 每月金額(港元) |
---|---|
高齡津貼 | 1,475 |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 | 2,845 |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 | 3,815 |
廣東計劃下的高齡津貼 | 1,475 |
廣東計劃下的普通長者津貼 | 2,845 |
廣東計劃下的高額長者津貼 | 3,815 |
福建計劃下的高齡津貼 | 1,475 |
福建計劃下的普通長者津貼 | 2,845 |
福建計劃下的高額長者津貼 | 3,815 |
普通傷殘津貼 | 1,885 |
高額傷殘津貼 | 3,770 |
津貼金額介乎1475-3815港元, 除了傷殘津貼及高齡津貼的人士,其餘皆須經過經濟審查;並且每份津貼申請人士皆須沒有領取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其他津貼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及資產(由2021年2月1日起生效)限額如下:
單身人士 | 夫婦 | ||
---|---|---|---|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 | 每月總入息 | $10,330 | $15,620 |
資產總值 | $365,000 | $554,000 | |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 | 每月總入息 | $10,330 | $15,620 |
資產總值 | $159,000 | $241,000 |
*廣東及福建計劃下的津貼入息及資產限額亦如上。
*入息及資產高於以上限額則無法申請
詳細或更多定義見一下連結:
隨着全球醫療水平提升,人的預期平均壽命只會越來越長,為令自己日後退休老有所依,所以很多人很早在退休前便準備一筆儲蓄作為退休後的生活費用。但卻有一個國家的人民反其道而行,這個國家就是英國。英國國民居民儲蓄率比起香港,中國大陸尤其低。這很可能與英國的安老政策和福利有關。
*數據來自OECD
在英國,如果一名合資格長者身無分文怎麽辦?
合資格人士可以申請退休金補助作生活津貼,單身者每週最高可領取約1,850港元,一個月即7400港幣。而根據Numbeo統計資料顯示,英國一名單身人士生活成本為6,926.40港元(未計租金),而香港則為8,479.89港元(未計租金),而香港則最多能領取3815港元。
https://www.numbeo.com/cost-of-living/country_result.jsp?country=United+Kingdom
基本生活費用 | 長者生活津貼 | |
---|---|---|
香港 | $8,479.89 | $3,815 (高額) |
英國 | $6,926.40 | $7,400 |
另外,為照顧低收入長者,英國還有一些列津貼,包括照顧者津貼,房屋津貼¸ 支援地稅,統一福利救濟金,嚴寒天氣補助和緊急或一次性的援助等,政府會根據長者的經濟情況而津貼部分或全部的租金費用。
再者,作為福利國家,英國長者享有多項福利政策解決國民生活所需。可分為一般福利和有條件限制的福利,一般福利毋須資產入息審查,例如免費醫療,交通優惠,暖氣費津貼和照料津貼等。
總結而言,英國對貧困退休長者的生活照顧是頗足夠的。相反,香港的貧困退休長者生活可能就比較艱苦了。
通脹的變化亦應該列入你的退休計劃之中,原因是,年年的通脹它會使你的儲蓄逐年收縮,消費力下降。截至2020年,香港過往30年的平均通脹率約3%。
每年2-3%的通脹率可能看似不可怕,但在退休後的10年,20年後再回顧,你退休的儲蓄購買力可能已失去了原本的一半,勞碌半生辛辛苦苦的退休儲蓄便此蒸發一大半。因此將儲蓄投資增值保值,以對抗通脹是退休計劃中的重要一環。
計劃相對上較保守,只要不要在回本期前退保,就不會有蝕本的情況。即使參加者在回本期前或後身故,也最少可取回本金(可一筆過提取/做年金),然而,回報則相對較少,未必能夠抗衡通脹。
在2000年開始,根據積金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個人帳戶已達到5,939,000個。由2000年至2019年,整體股票基金的年率化回報為5%。
基金類別 | 00年至19年的 年率化回報 | 00年至19年的 累積回報 |
---|---|---|
股票基金 | 5% | 151.5% |
混合資產基金 | 4.3% | 123.7% |
債券基金 | 2.6% | 63.7% |
保證基金 | 1.2% | 24.8% |
貨幣市場基金 | 0.7% | 15.0% |
強積金公司的回報表現成績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收益,所以投資者應事先了解該公司的過往平均回報表現,作為評估參考因素之一。
單身人士 | ||
---|---|---|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 | 每月總入息 | $10,330 |
宏利 MPF
| 30 | +26.37% |
友邦 MPF | 23 | +24.24% |
萬通 MPF | 14 | +23.25% |
匯豐 MPF | 20 | +22.45% |
永明 MPF | 71 | +22.09% |
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推出的「退休3寶之一」,利用已供完的人壽保單,申請逆按,轉化成現金流。
不過,我們認為保單逆按並未完全成熟,有以下不足
詳細關於保單逆按的內容可參考【退休神器】保單逆按自制長糧是否好選擇?
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推出的「退休3寶之一」,利用物業申請逆按,轉化成現金流(年金)。
而年金收入則根據物業的價值去計算:
-如樓價800萬或以下:100%
-如樓價800萬以上:超過800萬港元部分的50%,總和上限為 2,500萬港
好處:
1)4個年金期選擇-10/15/20年或終身每月收取年金
2)終身毋須還款
3)終身安居於原有物業
壞處:
費用多,雖然費用不會影響每月年金的多少,不過當計劃參加者身故後,銀行便會賣樓去還清本金和利息,到時留給子女的遺產便會所剩無幾。
利息高,由於安老按揭是「逆按揭」,利息會「利疊利」每月複息計算,而年利率以P-2.5厘計算。所以到時留給子女的遺產便會減少。
整體而言
安老按揭比較適合無子女的長者,在沒有足夠能力理財的前題下,長者能夠釋放自己物業的價值,得到穩定的年金收入。
然而,如有計劃將遺產留給下一代,安老按揭則會令遺產大幅減少。
加上要制造穩定現金流的方法其實有很多,如想得到更好的退休生活和令下一代生活得更好,就應該及早為自己準備。
今年施政報告提到「我們會進一步探討如何更好鼓勵巿民將強積金一筆過資產轉化成退休後定期可領取的年金,為長者提供穩定收入。」
加上近期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提議下屆政府應着手研究將取消強積金對冲配合公共年金計劃,把強積金自動,甚至強制轉年金。
雖然以上言論只是初部研究, 不過可見近年政治積極推行年金,包括保單逆按和安老按揭都有年金的成份,所以將來真的有可能將強積金和年金結合。
事實上年金並不是一種差的退休產品,它的確能夠提供穩定的退休收入,加上政府推出的香港年金可終身提取,有助退休人士改善退休生活。
不過假如強制將強積金轉換成年金,我們認為會有以下問題。
1)彈性減少
本身強積金並沒有限制你的提取時的金額,但年金則較難一筆過提取,因為年金金額是固定,不能隨意改變。
2)不一定能改善退休生活
強積金和年金的目的都是希望長者有一個安穩的退休生活,然而香港年金金額多少是按投入的本金作計劃,如果強制將強積金轉換成年金,而強積金本身投資回報不理想的話或不善於管理強積金的話,退休時得到的年金收入便有機會不足。
加上,最需要靠退休金過往的一群必然是社會的低下階層,假如他們退休前每月只有一萬多的收入,到65歲有可能只有幾十萬強積金,再按現行香港年金計算,到時每月年金金額有機會只有兩三千。
3)打亂本身退休理財計劃
無可否認,強積金和香港年金都是協助長者退休的政策,前者某程度是強迫人投資,假如你對投資完全沒有理解,便不懂得如何選擇基金,而後則是一種懶人的理財方法。
如果強制性強迫市民參加以上兩種退休計劃,無疑會打亂本身有退休計劃的長者。事實上,除了強積金和香港年金市面上還有多種方法可以提供穩定退休收入,前題是每種方法都有利弊,懂得平衡風險回報後,揀選適合自己的退休產品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課堂。
每人都希望盡早退休,但問題是多少才足夠?
根據富達的研究,每年需要儲蓄20%才能夠維持退休後的開支,而退休後的開支是退休前每年入息的48%。(計算通脹)
(根據2016年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2014/15年住戶開支統計調查及公共福利金計劃的數據計算,退休後的開支是退休前每年入息的48%)
當然20%是否足夠則視乎你的目標退休年齡,期望的退休生活,儲蓄年期等因素影響,20%只是大多數人都合適的數字。
例子:25歲月入hk$30,000,假設每年升2%,65歲退休時月入為hk$66,000,如要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須相當於退休前入息的48%,即hk$32,000,而每年儲蓄率則是20%就足以維持。
由於越早開始儲蓄,便有更多時間令資產增長,以及於出現跌市時收復失地,所以從下圖可看到每遲5年開始,儲蓄的百份比便需要提高,才可以維持退休生活。
理財工具千變萬化,而市面上較常見的退休計劃有以下幾種。
1)政府推出的香港年金
相對上較保守,只要不要在回本期前退保,就不會有蝕本的情況。
以本金100萬為例,一名60的長者每年可保證得到$61,200年金收入。
2)保險公司的扣稅年金
在年金的基礎下加設扣稅的功能,而每人每年就可以享有$60,000扣稅額。
3)保險公司的傳統年金
沒有扣稅優惠,不過比香港年金和扣稅年金較高彈性,回報較高。
債券或其他固定收益工具: 80%-100%
歲數 | 保證IRR | 預期IRR |
---|---|---|
65歲 | 1.24% | 4.14% |
項目 | 金額 |
---|---|
保證年金額 | $10,000 |
預期年金額 | $10,000 |
除了月供/年供外,部分保險公司提供一筆過投資(即期年金),和政府推出的香港年金較類似,可以在第一年便收取年金。
配合保險概念的話,可作為移民/財富傳承的需要。不過基金價格會波動,揀選派息基金時需要一定的投資知識。
*截至15/06/2021
特別在低息環境下,借貸成本更低,有利於保單融資。
最低入場本金: $194,782
目標年期: 9年
預期複利息: 9.09%
保單年度 | 淨賺 (已扣利息) | 複利息 IRR |
---|---|---|
第6年 | HK$98,030 | 6.67% |
第7年 | HK$172,542 | 8.77% |
第8年 | HK$285,518 | 10.89% |
第9年 | HK$360,588 | 11.05% |
第10年 | HK$430,410 | 10.89% |
保單年度 | 淨賺 (已扣利息) | 複利息 IRR |
---|---|---|
第6年 | HK$98,030 | 6.67% |
第7年 | HK$172,542 | 8.77% |
第8年 | HK$285,518 | 10.89% |
第9年 | HK$360,588 | 11.05% |
第10年 | HK$430,410 | 10.89% |
回本期一般較長,所以適合較年輕會為自己計劃退休生活的人。
保單年度 | 預期取回 | 複利息 IRR |
---|---|---|
第10年 | HK$687,187.8 | 1.71% |
第15年 | HK$961,716.6 | 3.69% |
第20年 | HK$1,260,409.8 | 4.20% |
第25年 | HK$1,631,315.4 | 4.44% |
第30年 | HK$2,143,986 | 5.62% |
第100年 | HK$127,595,793 | 5.62% |
保單年度 | 預期取回 | 複利息 IRR |
---|---|---|
第10年 | HK$717,117 | 2.25% |
第15年 | HK$1,032,432 | 4.25% |
第20年 | HK$1,455,387 | 5.03% |
第25年 | HK$2,057,305 | 5.49% |
第30年 | HK$3,008,484 | 5.91% |
第100年 | HK$451,243,783 | 6.99% |
由2016創立至今,我們已服務超過5,000人。
專家將會於3日內與你聯絡確認會談時間。
另外,為保障資源,沒有回覆將被列入不服務名單。
版權所有 © 2021 darkmoneyhk.com · 保留所有權利
免責聲明:
雖然本網站內的內容是取自獲相信為正確的資料,但DarkMoney均不會對本資料內容之準確性、完整性、適時性、精確性作出任何聲明或保證。DarkMoney及其關聯公司並不負上或承擔任何向任何人士或投資者作出建議的責任,亦不會就任何因為或就有關於使用或倚靠本資料或本資料之任何內容而引起之直接、間接或後果性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或購買任何產品的決定前,應細閱有關銷售文件(包括認購章程,如有)。沒有DarkMoney的事先書面同意,任何人士不得(i)複印或以任何形式或方法複製或(ii)再分發本文件或其任何內容。DarkMoney不會對任何不正確使用本文件或未獲授權分發本文件承擔任何責任。如欲索取更多關於本資料之內容,可聯絡所屬的保險公司或提供融資的銀行。
本網站一切言論不代表任何保險公司,並不構成任何要約,招攬,邀請,誘使或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請獨立思考及自行作出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或文章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DarkMoney 黑識理財」無關。
其他網站或許與本網站有所連結,又或本網站亦為第三者網站提供連結。DarkMoney對這些網站的內容概不負責。本網站或會載有其他方面提供的資料,DarkMoney並沒有批准或批署這些資料的準確性。
如因與本網站有關的合約、侵權或任何因由而引致任何損失或損害,DarkMoney不會承認任何責任及法律責任。DarkMoney有絕對酌情權隨時刪除、暫時停載或編輯本網站的各項資料而無須給予任何理由。用戶須負責自行評估本網站包含或與之有關的所有資料,在依賴這些資料前應先核實資料的真確性或徵詢獨立意見。
DarkMoney 黑識理財是一個提供保險資訊的網站,不是一間持牌保險經紀公司或是一間持牌保險公司。因此,本網頁的內容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並不構成任何保險、理財、投資,或其他專業建議,亦不可以參與任何香港法例第四十一章《保險業條例》所定義的「受規管活動」,不會對任何產品作出推廣、建議、邀約,或就產品對閣下的適合性作出評估。
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及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
網站之任何資料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DarkMoney 黑識理財、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亦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