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小朋友儲蓄:「流動性」的重要性較低
假如儲蓄是為小朋友而設,「流動性」不應是首要的考慮因素。
原因是為小朋友儲蓄的目標不會輕易改變,例如儲蓄是預計在18年後提取100萬作為大學學費,如非必要,也不會在18年內動用這筆儲備。因此,現金、定期存款或iBond等儲蓄方法只適合當作短期應急儲備,不適合作為小朋友的教育基金。
為小朋友儲蓄:先考慮風險,再考慮回報
如果只考慮「回報高低」,欠缺對風險及提取時間的考慮,結果可能是 1) 投資到錯誤的資產 或者 2) 在錯誤的時間點提取你的儲蓄,反而可能令儲蓄變成虧蝕。因此,為小朋友儲蓄的資金應先考慮「不可虧蝕」,再考慮「回報高低」。
如何決定儲蓄計劃或股票投資?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將儲蓄分為兩個部份:儲蓄計劃(兒童儲蓄保險)及股票投資(或風險投資)。
與股票投資不同,儲蓄計劃只要存放指定的年期,便可以從中獲利,而且計劃可以預期未來的提取價值,避免因股市波動可能造成的損失,特別適合完成某項儲蓄目標。尤其是擔心投資風險的人士,可以儲蓄計劃作為主要的儲蓄方法。
如果資金比較充裕並且願意接受更多風險,可以在完成儲蓄計劃的部署後,再將剩餘資金投放到股票投資上。
總括而言,我們可以預留較少的現金儲備解決小朋友的日常開支,再根據整個家庭的能力,將剩餘部份分配到儲蓄計劃及風險投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