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Mar 【退休年金陷阱】年金全攻略-基礎知識篇(2020年版)
扣稅年金和傳統退休年金有什麼分別?在選擇不同年金時又有什麼陷阱要留意?
什麼情況下需要年金?
購買退休年金的目的,就是解決為退休後的必要開支,並確保儲備有規律地派發,不會提前耗盡。
雖然退休年金也屬於儲蓄保險的一種,不過特點是資金不一定要一次過提取,而是保證派發一段年期或者派發至身故為止,因此在計算回報方面會有很大的不同。
參考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數字(1971年至2017年),男性平均壽命由67.8歲躍升至81.9歲(+14.1歲),女性平均壽命由75.3歲躍升至87.6歲(+12.3歲)。得益於科技及醫療的進步,全球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明顯有上升趨勢。預期壽命越來越長,變相退休後需要的生活開支或者醫療保費更為龐大。
年金是投資到較穩健的資產中(主要是債券或再保險資產),並且由保險公司保證較大部份的回報。而部份退休年金更可用作扣稅,少繳交的稅項變相提高了計劃本身的回報。
年金是一種較穩妥的儲蓄方法,去解決退休後的必要開支。
如果將大眾簡單劃分為四種角色-
1)小朋友
2)社會新手
3)經濟之柱 和
4)退休準備,似乎全部人最終都有退休的需要,但迫切性卻有很大不同。
原因是只有本身稅務負擔較高的人才有較高的扣稅效果,而在有扣稅的情況下,年金產品的回報可以有很大差別。
什麼人需要買年金?
退休年金供幾多先合適?
投保退休年金的主要目的是確保能解決退休後的生活開支或醫療保費,因此供款額一般是根據未來的現金流而定。
如何計算自己的供款額?
1) 計算未來所需總入息 (今日的生活費用、通脹率)
- 年金是要確保退休後的現金流,因此首先要預計自己的退休年齡及預期壽命,以此衡量未來需要的入息總額:
- 參考香港2009年至2019年的十年平均通脹,預期通脹為3.03%
舉個例子,現時是30歲,假設在退休時的每年開支相等於今天的$10,000,而退休年齡是65歲:
2) 選擇「傳統延期年金」或者「可扣稅延期年金」?
- 如果是預先為退休作準備,可以選擇「傳統延期年金」或者「可扣稅延期年金」(QDAP,Qualifying Deferred Annuity Policy)
- 「可扣稅延期年金」(下文稱QDAP)主要的賣點是可享扣稅額最高每年$60,000,即是本身應繳稅項越多,QDAP帶來的扣稅效果便會越高,回報就會越高:
- 舉例,如果最後稅階是17%,計劃是供10年,年供HK$60,000,實質繳交的總保費便是HK$498,000(而不是HK$600,000)
- 此外,因為有扣稅效果,QDAP在指定年期提取的IRR反而較高,因此也適合想作短期儲蓄的投保人
- 「傳統延期年金」雖然不能用作扣稅,但賣點是有較多的行使年金選擇,例如「固定入息」或「遞增入息」:
- 「可扣稅延期年金」(下文稱QDAP)主要的賣點是可享扣稅額最高每年$60,000,即是本身應繳稅項越多,QDAP帶來的扣稅效果便會越高,回報就會越高:
兩者有甚麼主要分別:
-
- 其他的分別,也可以參考:【保險攻略】延期年金:扣到稅就係最啱你?
-
- 總括而言,如果你的目標是為短期扣稅,一般在選擇年金時會先考慮QDAP,而供款額不會高於扣稅額(每年HK$60,000);如果你的目標是為長期回報,便應考慮「傳統延期年金」
3) 退休時需要的年金額
- 以第一部份為例子,計劃65歲退休,而年金要派發至100歲,未來所需總入息是$1,809,586:
- 如果選擇「固定年金入息」:
- 65歲時需要的年金入息便是$50,266
- ($1,809,586 ÷ 36年)
- 如果選擇「遞增年金入息」(每2年派發多5%年金):
- 65歲時需要的年金入息是$32,162
- 如果選擇「固定年金入息」:
「遞增年金入息」說明圖:
4) 計劃的IRR
- 年金入息會根據「行使年金時的現金價值」及「年金率」而定
- 「行使年金時的現金價值」取決於供款期、供款金額及存放年期:
- 以一個現有的「傳統延期年金計劃」為例:
- 供款金額越高,計劃的IRR越高
- 存放年期越長,計劃的IRR越高
「年金率」則取決於年金選項,以同一個計劃為例:
-
- 總括而言,選擇遞增入息,或想要較佳的身故賠償,行使年金時的年金率都會較低
5) 所需供款金額
-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年金選項,決定所需要的供款金額及供款模式:
- 以同一個例子說明,預期65歲退休,而年金要派發至100歲,未來所需總入息是$1,809,586,65歲時所需的年金額是$32,162
- 而年金選項是「有身故價值,遞增入息」,即年金率是5.6649%
- 計劃於65歲時需要有的現金價值為$567,741.7($32,162 ÷ 5.6649%)
- 已知計劃存放35年的IRR介乎4.51%-4.78%,而我們保守估計計劃回報為4.5%:
- 用家可以透過IRR計算機:【DarkMoney 儲蓄回報計算機】
1) 先設定好提取年期(35年)及提取金額($567,741.7)
2) 再根據自己的喜好轉換供款年期及每年供款
3) 輸入不同的金額直至內部報酬率(IRR)等於4.5%
4) 便可以計算出不同情況下的所需供款金額,從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供款模式
- 以上方法同樣適用於「即期年金」
-
- 供5年,每年約需要儲蓄$26,500
- 供10年,每年約需要儲蓄$14,700
- 供20年,每年約需要儲蓄$8,950
- 供35年,每年約需要儲蓄$6,660
年金有咩類別?
- 年金
-
- 最簡單的說法是一份長糧,讓你在退休後每年都有入息
- 年金的利息一般可派發至100歲或者終身
- 若投保人壽命越長,代表年金回報越高
- 年金一般投資風險較低
- 資金是投資在保守收息資產,譬如是政府債券或屬投資評級的公司債券,再由保險公司或政府保證一部份或全部的回報
- 即期年金
- 一般為已退休的人士而設,投保年齡一般在55歲至75歲
- 投保人可選購政府(即香港年金公司)或其他保險公司的即期年金計劃
- 一筆過供款,然後首年便開始派發年金利息,直至100歲或終身
- 詳情可參考:【年金比較】香港即期年金比較2019
- 延期年金
-
- 投保人可選購「傳統延期年金」或「可扣稅延期年金」(QDAP,Qualifying Deferred Annuity Policy)
- 一般為準備退休的人士而設,投保年齡為18至70歲
- 定期供款,滾存一段年期後再於退休開始派發年金利息,派發期多數是20年或直至100歲
- 關於「傳統延期年金」,可參考:【保險比較】香港傳統延期年金比較2019
- 關於「可扣稅延期年金」,可參考:【年金保險比較】香港可扣稅延期年金比較2020
退休年金有得扣稅,有時仲會有回贈,究竟幾時拎最抵?
有些時候,保險公司會推出季度優惠吸引生意,例如是首年折扣或第二年回贈等等。另一方面,扣稅年金本身又具備免稅額每年HKD60,000,我們應該如何計算計劃的實質回報呢?
- 以一個實例說明,計劃每年供HK$60,000,供10年,計劃設有首年回贈12%:
-
- 圖左是不計算扣稅效果,可以發現存放年期越長,IRR便會越高
- 圖右考慮了扣稅效果,由於供款期只有10年,在第10年提取反而是整個計劃回報最高的時候
- 因此,以這個計劃來扣稅,最理想的提取年期是第10年
類型年金適合自己?
E+保險比較-年金計劃我識揀,自己慢慢揀到
退休年金有咩常見陷阱?
陷阱一:比較小冊子上的的內部回報率 (Internal Return Rate,簡稱IRR)
如果要計算真實回報,我們通常都會提及到IRR。而根據規定,目前所有推出市場的QDAP,都會在小冊子(brochure)上列明整個計劃的IRR。不過,是否代表這個數字越高就是越好呢?
以上圖為例,雖然兩個計劃都是以45歲非吸煙男開始計算計劃「期滿」時的IRR,但兩個計劃的滾存期及年金派發期都是不同的。
事實上,很多QDAP的期滿日是70歲或80歲,而其他計劃的期滿日可以是100歲或108歲,如果直接比較兩個數字,投資期可以相差了30年!
換言之,只參考小冊子上的IRR,很容易造成誤判的情況。
如果想公平地比較兩個計劃的回報率,應該以同個提取年期為準。
陷阱二:年金率越高就是越好?
年金率代表行使年金時,年金入息與計劃現金價值的比率:例如在行使年金時,計劃的現金價值是$100,而當年派發的年金是$5,則年金率是5%(5 ÷ 100)。
而在行使年金時選擇不同的年金選項或年金派發期,都會造成不同的年金率:
以某個傳統年金計劃為例,同樣是派發至終身,我們可以發現年金選項一的年金率會較其他選項高得多,
原因是該年金選項犧牲了身故賠償,而且未來的年金入息不會隨年齡而遞增,所以年金率才會較高。
但如果身故年齡較預期早得多,選項一可能會帶來虧損;或者身故年齡較預期長得多,未來的年金總收息也可能會比遞增入息的選項低。
除了年金選項會影響年金率外,年金派發期越短,年金率也會越高。
因此,年金率的高低許多時是取決於年金選項及年金派發期,並不等於越高就是越好。
陷阱三:存息率不代表真實回報(IRR)
與其他儲蓄保險相近,部份年金計劃會有「存息率」等指標。
然而存息率只是計劃的一部份,未有計算計劃的其他紅利或提早提取費用,因此不代表計劃的真實回報(IRR)。
以下圖為例,計劃的保證利率是3%,預期利率是4.5%:
但如果計劃真正的IRR:
如果是計劃的第5年提取,保證IRR是-25%(而不是3%),預期IRR是-18.9%(而不是4.5%);
如果是計劃的第30年提取,保證IRR是2.3%(而不是3%),預期IRR是4.64%(而不是4.5%)。
總括而言,直接用實質供款金額、供款年期及提取金額去計算不同保單在同一提取年期的IRR,才能獲得最精準的真實回報。
陷阱四:實質扣稅只考慮應課稅入息(Net Chargable Income)或繳稅額就足夠嗎?
QDAP的免稅額是每年$60,000,意味著投保QDAP每年最高可以交少$10,200稅(最後稅階為17%)。
不過每個人的收入、免稅額都有不同,究竟如何可以慳盡$10,200稅呢?
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只需要計算應課稅入息(Net Chargable Income,下稱NCI)或者以上年度的繳稅總額估算便可以知道投保QDAP後可以節省的稅項。
其中NCI代表將全年入息減去你的免稅額,譬如月入是$60,000,免稅額是$132,000,全年的NCI便是$588,000(60,000 × 12 – 132,000)。
在一般情況下,只考慮應課稅入息(Net Chargable Income)或繳稅額,可以參考下表:
不過在很多財政年度都會提供額外的稅務寬減,而在2019-2020年度,稅務寬減上限是$20,000(100%):
如果這個財政年度的應課稅入息(NCI)低於$223,530,投保QDAP便無法帶來扣稅效果!
總括而言,投保QDAP應同時考慮稅務寬減對實質扣稅帶來的影響,避免錯判。
想預約專家了解更多?
最後更新日期:18/03/2020
以上資料僅作參考之用,如想了解更多,請詳閱計劃的產品單張。
*該計劃以美元為貨幣,為統一比較,以上數字則以每一美元兌7.8港元計算,詳細請參考每間保險公司之即時兌換率。
#該數字作參考之用,不同計劃該總供款額有可能有少許誤差,實質差距少於百分之一。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資料只供參考之用。雖然DarkMoney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無誤,但DarkMoney不會就提供的資料的準確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 ,讀者不應視以上資料為要約。
本專頁一切言論不代表任何保險公司,並不構成任何要約,招攬,邀請,誘使或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請獨立思考及自行作出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或文章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DarkMoney 黑識理財」無關。
其他網站或許與本網站有所連結,又或本網站亦為第三者網站提供連結。DarkMoney對這些網站的內容概不負責。本網站或會載有其他方面提供的資料,DarkMoney並沒有批准或批署這些資料的準確性。
如因與本網站有關的合約、侵權或任何因由而引致任何損失或損害,DarkMoney不會承認任何責任及法律責任。DarkMoney有絕對酌情權隨時刪除、暫時停載或編輯本網站的各項資料而無須給予任何理由。用戶須負責自行評估本網站包含或與之有關的所有資料,在依賴這些資料前應先核實資料的真確性或徵詢獨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