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識理財每星期會更新理財資訊!
危疾保險保障指定疾病,若受保人確診符合保單定義的疾病,便可得到一筆過的賠償。現時市場上有不少危疾產品會會保障過百種病。不過,若然受保人仍然沒有符合保單定義的疾病或未能確定病因、遇上未知疾病的時候,保險公司是否會承保? 受保人會否得不到相應的賠付呢?
近年香港人對自身健康的保障意識日漸提高,主要原因當然是受疫情的影響。或許,愈來愈多人都聽到身邊親友或明星政要患上嚴重疾病的消息,繼而都會開始考慮投保「危疾保險」。 以下將會為您比較市場上其中兩款儲蓄危疾產品:
近月疫情消息反覆不斷,Omicron變種病毒更令整個投資市場風雲色變。時好時壞的消息雖然令投資人態度更保守,但是Covid-19令世人更注重醫療/健康等話題,間接令生物科技/健康護理的投資版塊有快速的增長,當中一眾疫苗股更不斷創新高。 然而,醫療版塊範圍非常廣闊,由藥廠到醫療設備到保險公司都有關係,投資者應否單憑疫情就投資這個版塊?
自2020起,派息基金熱潮開始,周不時會聽到「8厘」、「9厘」回報,但其實派息基金背後是購買甚麼資產,投資者又應如何了解背後的價格風險,而且市場上有不少信貸評級機構評估公司,我們應如何分別AAA到D級的公司? 而且適逢加息時段,派息基金又會不會受影響? DarkMoney今次便為大家分享!
究竟有沒有一種投資可以讓你「躺着也賺錢」?無論是牛市熊市政治市也能穩穩陣陣賺取可觀收入?世界最大避險基金 ( Bridgewater Associates ) 創辦人-Ray Dalio的All Weather Portfolio可能是你要的答案!
香港民意研究所2021年的最新有關香港人儲蓄的調查報告已經推出了,近四成受訪者沒有儲蓄習慣,七成二受訪者表示「銀行活期或定期存款」是他們最常用的儲蓄工具,再次蟬聯香港人最常用的儲蓄工具,連續四年成為首選,另外還有逾一成半受訪者選擇儲現金在家。 儲蓄習慣和儲蓄策略對人生的規劃有着重要的作用,不知各位是否有足夠的儲蓄意識呢?
由於香港移民潮再現,保險公司推出新多元貨幣計劃,根據統計處10月12日所發表的數字顯示,今年年中有89,200人移離本港。不論以上數字能否100%反映香港移民的數量,但無可否認的是,你與我身邊不少朋友亦相繼考慮移民,而有小朋友的父母則考慮將子女送到外國讀書。但你又是否清楚外國的生活費及讀書費用? 你又有沒有真正計劃過?
有無諗過在香港退休要多少錢?相比起外國一些福利國家,香港退休問題一直為人垢病,在長者生活津貼不足和通脹雙重夾擊下,我們應如何做好退休理財規劃?
自從2008年金融風暴,全球貨幣政策寬鬆,一直維持低息,不少投資者透過借貸購買資產賺取息差,反觀這10年表現,個類資產的表現及風險你又知道嗎?今次我們會一齊分析由2008年到現時各類資產(香港樓市、港股、美股、債市、保險)的回報表現。
紅利是什麼?每逢投保有儲蓄成份的保險,例如儲蓄危疾、終身人壽、保單融資、教育基金等產品都會有「紅利」的元素,而同一份保單有機會有多過一種的紅利,以下圖為例可看到保單中同時包括1復歸紅利 和2終期紅利
DarkMoney 黑識理財是一個提供保險資訊的網站,不是一間持牌保險經紀公司或是一間持牌保險公司。因此,本網頁的內容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並不構成任何保險、理財、投資,或其他專業建議,亦不可以參與任何香港法例第四十一章《保險業條例》所定義的「受規管活動」,不會對任何產品作出推廣、建議、邀約,或就產品對閣下的適合性作出評估。
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及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
網站之任何資料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DarkMoney 黑識理財、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亦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